基本内容-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传统技艺-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技艺 >>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 基本内容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基本内容

      黄圃腊味的制作严格按照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主要原材料猪肉按不同肥瘦和搭配,拌糖酒味料腌制到一定时候,装灌于风干的猪肠衣内。经分段扎绑、刺孔透水、索绳悬挂、晒晾、烘干等程式,使之成为色香味俱佳之传统美味食品。

 


瓦缸装盛黄圃腊味的调味腌料,在阳光下发酵。

  
一、原材料:
      1. 肉类:原材料产地不限,以农家原始方法饲养的禽、畜、鱼产品做材料品质最佳。一般采用猪精瘦肉、肥膘肉、去骨猪排肉等适于腊制的猪肉;另外,鸭、鸡、雀鸟肉、鱼类整体肉或切状肉等,也可以作为腊味的材料;
      2. 经晒干制作的猪小肠衣;
      3. 上好的酒,以山西汾酒或玫瑰露酒较好。
      4. 酱油;
      5. 盐;
      6. 糖。

二、具体做法(以主要黄圃腊味的主要制品腊肠为例):
    
      (一)黄圃腊肠
      1. 选精肉:把夹杂于精瘦肉中的网状肥肉和肉筋分切出来,以增强成品的观感和产品的口感。然后是切肉粒:分别把精瘦肉和肥肉切成3毫米见方的粒状。
      2. 调味:按不同地域人群的口味要求和不同季节的饮食习惯,把酒、糖、盐等味料按一定比例调配。同时,按不同产品级别搭配肥、瘦肉分量,用热水洗净后,充分与味料拌匀,腌渍5-10分钟后便可灌肠。
      3. 灌肠:将选用经风干薄如蝉翼的猪小肠衣,把已调好味的肉粒通过漏斗用手工方法装填于肠衣内,装填饱满,以放置于案板上有弹性为佳。
      4. 针刺:灌好肠后,就开始了针刺,其目的是使随肉粒填装于肠衣内的水分能蒸发出来。方法是在一块20×30厘米的木板上,相隔8毫米左右竖满6-8厘米长度的刺针。把填装好的肉肠整齐排放于案板上,手执针刺板均匀拍打,使肠衣被刺出小孔透水。
      5. 草扎:是指在经刺孔的肠体上用小草每隔40厘米定位(视产品要求长度而变)分扎成段。要求动作快而不散草为艺佳。
      6. 扎绳索:选用直径约1.5-2毫米的小麻绳,打结成25厘米的绳圈用作索结经草扎分段的肠体,即在每段40厘米的肠体选定中点为绳索点,以索好悬挂后下垂的两段肠体齐平、绳结口被索点肠体遮蔽、动作快而落点准为艺佳。
      7. 清洗去脂:把上好绳索后的肠体在热水中清洗以去脂肪,以使肠体裁爽洁。
      8. 晾晒
      9. 烘干
      (备注:为保护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这里省略晾晒和烘干两道制作黄圃腊肠的关键技术相关介绍)

      (二)黄圃腊肉
      1.选料:选中等猪只的五花肉(带皮为佳),剔除骨刺,修割成上下肉皮结实的方块肉。
      2.切肉:把五花肉切成宽1.5厘米、长35-40厘米的条状,要求切成的肉条均匀,切口顺滑,条款上下一致。以落刀快速准确利索者为艺佳。
      3.腌制:把切好的肉条用热水清洗去脂后,倒入瓦缸内,以适量糖、酒、盐、酱油等味料拌匀,腌渍5-6小时,中途经常上下翻转。
      4. 晾晒
      5. 烘干
      (备注:为保护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这里省略晾晒和烘干两道制作黄圃腊肉的关键技术相关介绍)

      (三)腊金银润
      1.选料:选新鲜猪肝,洗净去除筋络,切成长1.5厘米、宽2.5-3厘米、后1厘米的羊角形条状。选肉质结实的肥猪肉(不带瘦肉),切成2-2.5厘米的肉板,用精盐反复搓擦后,叠置于瓦缸中腌渍两天。
      2.制作:把腌渍好的肥肉用温水洗去盐份和油脂,切成比猪肝条状稍大的肉条,再以适量糖、酒腌渍1天。把切成条状的猪肝拌上盐腌渍半天,用温水洗去胶脂,晾干,再以糖酒腌渍半天。用绳索穿起烘晒至半干。用剑形小刀切开成袋状,把肥猪肉条填塞入内,再放入烘房烘干。
      金银润制作技艺关键在于猪肝条切开成袋状时不被小刀刺穿;烘干温度适当,避免猪肝收缩过多;食用时入口酥化。

 


黄圃腊味品种多样,有腊肉、腊肠、腊鸡、腊鸭、腊鱼等等几十个品种 。


      (四)腊鸭
      1.选料:以家养麻花鸭为佳。宰杀后及时劏清洗净内腔血污,修整好翼、头、颈,然后用精盐内外反复搓擦鸭体,放瓦缸中腌渍两天备用。
      2.制作:把腌渍好的鸭体以温水洗去盐份油脂,再以清水浸泡至适当的咸淡度,然后把鸭的体型整理好后,摊晾于竹筛上晾晒。
      3. 晾晒
      4. 风干
      (备注:为保护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这里省略晾晒和风干两道制作黄圃腊鸭的关键技术相关介绍)

      (五)腊鱼
      1.选料:选每尾重约500克活鲮鱼。
      2.劏鱼:将鲮鱼劏好洗净后,在背鳍两侧肉厚处切一刀口,以便入味和腊干。
      3. 腌制:将鱼放在适量糖、盐拌匀腌渍一天。
      4. 晾晒
      5. 风干
      (备注:为保护传统工艺的知识产权,这里省略晾晒和风干两道制作黄圃腊鱼的关键技术相关介绍)

三、主要工具:

 


当年黄圃腊味师傅被梧州聘做指导的用工协议。

   
      刀、砧板、漏斗、炭盆、烘房、晒晾架、竹竿、针刺板的主要材质有:铁、木、炭火
      针剌板:在一块20×30厘米的木板上,用满钉6厘米×8厘米长的剌针。
      竹竿:直径1—1.5厘米,长2米的直条小竹;
      晾晒架:用3×3厘米的角铁制成,上下两层,层距1米,下层距地120厘米;
      漏斗:铁片卷成开口约15厘米的圆锥形漏斗。斗柄18—20厘米;出口斗孔直径2厘米;
      炭盆:陶制品。开口直径40厘米左右;盆高18—20厘米。
      烘房:砖墙砌体,砖或水泥地面,内高5米左右。内空30平方米为宜。
      刀:薄而锋利的菜刀。
      砧板:圆形松木质,厚10厘米,直径40—50厘米。

      工作原理:通过手工分割改进为半机械化,把一定比例的精瘦肉与肥肉切成小粒状,拌以酒、糖、盐等味料,稍经腌制后灌充于风干的猪小肠衣内,再经针剌小孔透水,草扎分段,小圆绳索悬挂晾晒和烘房干燥至一定程度即成为风味独特广式腊肠。烘房烘干技术是制作腊味的关键。第一天刚入烘房时,要结合气温、风向、空间湿度、材料含水量等因素考虑烘房中火力增温的大小使用。若火力大升增温高则肠体透水不及而称肠体中空干涸而报废。火力大升温高则肠体内滞留时间长而使肉质变质。

      功能:原始手工工切肉,改进为机动切肉和绞肉.刀具和砧板用以切肉、针剌板用以拍打肠胚体剌小孔透水,漏斗用以诱导肉粒填袋于肠衣内,瓷瓦盒盛装木炭在烘房中燃烧使烘房升温,竹竿用以穿挂经绳索的肠体,铁架用以支承悬挂于竹竿晾晒,炭盆用于烘干腊肠。

传承人
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