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隆都传统饮食习俗-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历史渊源

蒸年糕习俗

      年糕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内很多地区都讲究年糕的做法和吃法。中山也有独特的“炊年糕”饮食习俗。历代相传沿袭至今,是中山人过年或喜庆时节的一件大事。在清同治年期间出版的《香山县志》中就有记载:“除夕易桃符烧爆竹炊笼糕大者至米数斗其以糖炊者曰甜糕-----”记载的就是包括隆都地区在内的炊年糕习俗。在中山的隆都地区,民间流传“沙溪年糕,米好水好,猪油香滑,便宜年糕”的谚语。

 


年糕史料——清同治《香山县志》卷五风俗篇。

 

      按照隆都地区的习俗,将自己种植的糯米稻谷储存到年底,然后脱壳成糯米,选择吉日烧香拜神再将糯米舂成粉,然后,在除夕前一两天开始蒸年糕,将糯米粉混合黄糖浆搓成糊状,放入蒸笼里隔水炊十多个小时而成。按习俗,在炊年糕期间,家中的小孩不能说错说话或不吉利的话,只能讲好意头的话,否则就会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而炊年糕炊得好坏,是对将来一年运景好坏的象征。

      炊好的年糕后,在糕的表面放上几粒红枣和一些榄仁、一对利是、一双红桔等吉祥物品,先供奉神灵、祖先,等到正月年初二,将年糕拜过当天、门官后,才开始食用。

      隆都地区的百姓普遍认为,吃年糕,就是取其“年糕年糕,步步高升”的寓意。在潮湿温暖的天气下,糯米蒸成的年糕容易发霉,表面长出五颜六色的霉菌,本地区百姓视之为“发财”的征兆。

      除了在年晚蒸年糕之外,隆都一带的百姓,人们在嫁女时也会炊年糕作为新娘的嫁妆,以此祝愿新人“年年高中”,名禄双收。

包芦蔸粽习俗

      中国人吃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有用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的习俗。中山人对吃粽子也是情有独钟,清同治年期间出版的《香山县志》中写道:“十四日浮屠盂兰盆会剪纸衣祀先人各乡盛设黍粽”,记载的就是隆都地区百姓在七月十四包粽子用以祭祀的习俗。

 


芦蔸粽史料——清道光《香山县志》卷二风俗篇。

 

      本地民间包粽喜欢用竹叶、干莲叶、芦蔸粽叶等,而隆都地区多芦蔸,邑人认为这种百合科野生植物可以作裹粽的材料,于是摘之洗净,作为包裹粽的叶子,芦蔸粽煮味入于粽,别有风味。邑人喜欢将浸泡后的糯米加入红豆、绿豆、花生或烧腩肉、咸蛋黄、鸡肉、冬菇等材料将糯米和馅料包入卷成圆筒形的粽叶内,按两头交错一字平口的形式封口;放在用铁皮和泥砖砌成的特制土炉里,用大糠(谷壳)煨上十多个小时后,再用粽水浸几个小时后方为全熟了。切开芦蔸粽清香飘逸,引人食欲。渐渐,成为隆都地区独具特色的芦蔸粽。

 


隆都当地百姓在制作芦蔸粽。

 

做三稔包习俗

       清朝时期,沙溪申明亭村杨用卿任官在外,回乡探亲期间欲带些家乡特产馈赠同僚,一时无法找到。一天饭后,他顺手拿几片三稔干一边咀嚼一边踱步。忽见一乡亲送来一碟熟姜,他随手拿一块放入口中与三稔干共嚼,顿觉味道新奇,酸辣适口,香甜有味,心中顿觉一亮:何不用三稔干包裹姜丝等物,加上各种配料,自制成食品,以赠同僚?后来,乡亲及同僚食后都赞不绝口。后来经过杨用卿的后人改良发展,三稔包就成为了沙溪镇的传统特色小吃。其味道甜酸甘辣,开胃消滞,男女老少咸宜。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申明亭村民制作三稔包在村中小商店制作出售,但产量极少,后来,沙溪镇龙头环开设了一间三稔包厂,专门制作生产三稔包,以满足人们对三稔包的需求。

      1970年以后,龙头环、申明亭村中不少村民制作三稔包作为家庭副业销售,或作为家乡特产馈赠亲友。三稔包流传到港澳地区及澳大利亚等地,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