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长洲扒仙艇习俗-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长洲扒仙艇习俗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长洲扒仙艇习俗】- 历史渊源

      龙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长洲扒仙艇来源于我国传统龙舟文化,长洲扒仙艇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端午,为棕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名曰抢标”(明嘉靖《香山县志·风土志》)记载了香山地区的赛龙舟习俗,“龙舟竞渡,画船彩色,城邑或数年一举……”(清道光《香山县志·风俗》)则记载了当时香山城乡举办龙舟赛事的周期。《长洲村志》有载:“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此时石岐附近农村龙舟出动,岐江河面热闹非常。因长洲没有龙舟,就以赛鲜艇代之,其中以北村的鲜艇最为活跃。”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龙醉中华》一书中有提及:“相传在明代的中期,大约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有一年香山县举行大型的龙舟比赛,各乡村都派出龙舟队参加。在比赛期间,忽然狂风夹着大浪,刹那间,石岐海波涛汹涌,瞬间有数艘龙舟被海浪翻沉,舟中健儿纷纷落入石岐海中,很多龙舟手被溺。从此,长洲村不参加龙舟比赛,只保留了舞龙船头和赛仙艇的民间习俗。”


      另通过对长洲社区健在的多位年逾七旬的传承人进行访谈、普查得知,长洲仙艇这一民俗至少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香山县志》卷二中关于龙舟赛的记载


《长洲村志》中对长洲仙艇的记载


      生于1896年的黄锐超在儿子黄德九三四岁时便离世,但黄德九老人孩提时就常听母亲说起父亲扒仙艇的娱乐喜好,另外他小时候在长洲村北兴社土地庙临时搭建的棚架(当时本村老人聚会的场所)里玩耍,就常听人们谈起仙艇的来历:有年端午赛龙舟沉了船,选手全部罹难,这个极不吉利的灾难性事件让村族中认为长洲不适宜赛龙舟,遂留下不赛龙舟的祖训。后来为了继续端午节的祀神活动,恢复了赛事,并寄意当年罹难的亲人是升了仙的美好祝愿,故比赛用船不称龙舟称仙艇,且船只的用材、外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用木质轻的杉木而不再用木质重的坤甸制作,外形方面去掉了龙头、龙尾,成了现在看到的两头尖、船身狭长的造型。可见,长洲扒仙艇的民俗除了是沿袭端午龙舟的传统习俗,还多了纪念长洲龙舟比赛历史上罹难的亲人,告慰先人之灵的内涵以及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大吉大利的民俗心理。

      据现年73岁的黄少桐回忆,其父黄星友生于1904年,10来岁的时候便开始随村中族人参加每年端午的扒仙艇。现存于黄氏大宗祠的那艘仙艇(也是长洲村现存最古老的一艘)就是黄父于1942年(其长女黄少梅出生当年)参与发动乡民集资、打造并下水的。黄少桐还记得父亲每年端午扒仙艇是坐在艇尾这一主宰着整艘仙艇的稳定程度(控制其与艇头方向一致,不左右摇摆)的这一重要位置,每次比赛完毕,艇上的二十把扒会由父亲统一收回并捆绑好,存放于家中,次年比赛时再拿出来用。



村民提供的扒仙艇旧照


      过去人们赛完仙艇便会把它像普通艇只那样停靠于岸边,后来考虑到将仙艇长期置于户外会影响艇只的寿命。便分别选取大角口街市、松柏林、祠堂、庙宇等公共场所,将仙艇吊起存放。

      1957年到1960年间,存放于公共场所的仙艇被拆装为拖泥船,存放于黄星友家中与放于黄氏大宗祠古仙艇配套使用的20把扒也被征用。黄氏大宗祠里的古仙艇因村民黄锐斌挺身守护而幸存。


      由于全村仅剩一艘仙艇,长洲扒仙艇比赛的民俗活动一度停滞,这期间,村民们偶尔会将存于祠堂的古仙艇抬出来扒,但仅仅是自娱自乐,而没有举行比赛。70岁的黄仲钧回忆,他自己在改革开放前的最后一次扒仙艇是在1964年。直到80年代,村人集资按照存于黄氏大宗祠里的古仙艇规格打造了五艘。长洲才再度恢复扒仙艇。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大师哲嗣高励节先生在观摩了长洲扒仙艇的民俗活动后题写:“长洲仙艇,民间瑰宝”赠与西区党工委、办事处。

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