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长洲扒仙艇习俗-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长洲扒仙艇习俗 >> 项目介绍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长洲扒仙艇习俗】- 项目介绍
      长洲扒仙艇来源于我国传统龙舟文化,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端午,为棕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名曰抢标”(明嘉靖《香山县志·风土志》)记载了香山地区的赛龙舟习俗,“龙舟竞渡,画船彩色,城邑或数年一举……”(清道光《香山县志·风俗》)则记载了当时香山城乡举办龙舟赛事的周期。
  相传大约在明万历年间,有一年香山县举行的大型龙舟赛发生事故,大浪翻覆数条龙舟,许多龙舟手罹难,此次灾难令村族认为长洲不适宜赛龙舟,遂留下不赛龙舟的祖训。后来为了延续端午节的祀神活动,还是恢复了赛事,并寄意当年罹难的亲人是升了仙的美好祝愿,将比赛用船称作“仙艇”而不称龙舟。且仙艇的用材、外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用木质轻的杉木而不再用木质重的坤甸制作,外形方面去掉了龙头、龙尾,成了现在看到的两头尖、船身狭长的造型。


长洲仙艇比赛场景

      长洲扒仙艇于每年端午节在长洲北部的狮滘河上举行,扒仙艇的参赛队伍(通常是以村或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组队)会对每一艘艇都起一个响亮的名号,多选择“龙”、“腾”、“飞”、“仁”、“麟”、“气”等代表着吉祥、积极、向上等正能量的字眼,以其分别作为各个队伍的字号。仙艇落水前会举行装点、抬艇、主礼致辞、祭祀酬神、蘸拂仙水、响鼓鸣炮等仪式。各比赛队伍以一张仙艇出赛,每张仙艇20名选手,俗称“扒仔”,每艘参赛仙艇上还必须有该所在地或该单位年纪最大的一名男性长者坐阵。仙艇赛以速度快者为胜,赛后会组织聚餐,并以烧猪、烧酒等食品作为奖品分发给参赛队伍。
  如今,地理环境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造艇、扒艇、保养技艺失传,长洲扒仙艇民俗的传承陷入危机。2016年9月,中山市政府将长洲扒仙艇民俗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狮滘河畔观看仙艇比赛的市民
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