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民众扒禾桶-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民众扒禾桶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民众扒禾桶】- 历史渊源

通过考古发现的海岸沙堤遗址和贝丘遗址可以得知,中山所处的冲缺三角洲形成于咸淡水交界的浅水海湾中,最早是由海浪冲积而成的沙堤,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古越族先民曾在此以渔猎、采集贝类为生,过着半定居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堤逐渐扩大,东北部的“东海十六沙”相继出水成陆,唐代或更早以前已有坦田(河滩地)形成,宋代形成面积较大的沙田区,历经元明清三代发展,最终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

中山境内贝类资源丰饶,人们采集贝类为食。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面写道,“广州边海诸县,皆有沙田……七八月时耕者复往沙田塞水,或塞篊箔,腊其鱼、虾、蟮、蛤、螺、蛏之属以归,盖有不可胜食者矣。”珠江口的低沙田,成田的早期阶段地势低下,经常受海水浸泛,鱼、虾、蟹、贝类可乘机而入,“其利颇饶”。这种沙田种稻往往无利可图,通常被改造成为蚝田或者鱼塭。在清道光《香山县志·卷二·舆地下·风俗》中记载“香山境僻,海隅大类琼岛,地多卑湿,斥卤皆田,掇鲡拾蚶,男女夹杂。”可见,清代,中山周边的低沙田地区,采集贝类已然成为人们谋生的方式之一。

清光绪《香山县志·卷五·舆地下·物产》中记载“海边居人,妇女能打蚝,潮退乘木器行沙坦凿蚝肉,纳于筐,潮长乃返。”进行采贝时,人们使用漂浮在水面的木器(一般呈盆状,惯称“�盆”),盛放采集浅海中的�、蚝、蚬等贝类。在采集完毕后,木器成为了先民的水上交通工具,人们坐于木器中以手作桨,在水面自由划行。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民众乡(村)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合作高级化,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较高的集体所有制。高级社社员从外地购进禾桶用于打禾脱粒,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据《中山市农业志》记载,1956年是全县(即中山市)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第一年,全县增产稻谷5.5万吨。

     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民众等地的低沙田地区的水乡文化日渐丰富,体育休闲活动日趋丰富。据《中山市体育志》记载,解放后,中山市农村体育日渐普及并进行了改革,移风易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势利导,逐步过渡到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竞赛。在民众镇,随着禾桶的普及使用,每逢这片稻田收割完毕向另一片稻田走去收割的时候,一些青年人就把禾桶当小船扒行而去。于是,有人向乡社提议开展扒禾桶的娱乐活动。


    当时扒禾桶比赛在民众涌举行,选择河面宽30多米的为宜,从此岸为起点,扒向对岸为终点,看谁扒得稳、扒得快,不分年龄,只分男女子组,每10人为一组,每组奖前三名。

这种比赛活动十分新奇,吸引乡社内外的人们前来观看,比赛期间,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时起时伏,参赛者更是比力度、比智谋、比技艺,十分热闹,显出一个节日的气氛。自此,这项活动传遍全区,沿习至今,形成一种庆祝丰收的水上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