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 历史渊源

      三乡镇为中山市辖镇,在中山市南部,历史上,三乡原由乌石乡、桥头乡、平岚乡主要构成,三条乡地似三角形,中间有一市集,俗称三乡圩仔。根据三乡郑氏族谱记载: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期间,路判郑菊叟自福建福州荣阳郡南迁而来,并题《始祖入粤西山》,又记西山原属广府东莞县西山文顺乡(后称香山、中山)乌石村“丹山”脚下“山头坊”,继后发展到乌石乡安静祠、桥头乡桥西祠、平岚五房乐平祠,均属郑氏祠堂。后人俗称“三乡老郑”。每有亲友聚会,三乡老郑均按福建俗例以茶相敬,并制作点心茶果供品茶者享用。这些来自福建的茶果饮食习俗,后与本地风俗相结合,成为了独特的三乡茶果饮食习俗。

      按照传统习俗,三乡茶果是在每年不同的岁时节令有不同的品种:年初一大清早做豆捞奉神:三乡人喜欢用糯米粉做成汤圆状,煮熟沥干冷却后,沾上砂糖、芝麻、花生碎等,成为极具特色的小食:豆捞。由于豆捞在粤语中是“有捞有捞”,有寓意一年有好收成、做生意有好收入之意,因此深得百姓喜欢;到了农历二月,当地种植的萝卜正值盛产之季节,村民利用萝卜大量蒸出鲜美的萝卜糕供奉祖先然后自己品尝;到了三月,地处五桂山南麓的三乡村民,采集山上野生的三丫苦,树杆用作凉茶,树叶和大米一起舂成粉后制作成三丫苦糕点供家人及亲友食用,三丫苦有淡淡的苦涩味,但三乡村民流传:“三月初三,吃了三丫苦不怕蚊咬”谚语,正是看中了三丫苦的清热消炎作用,三乡百姓对三丫苦茶果十分喜爱,“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叶擣作粉团蒸熟以荐祖考”,以上文字,就是清同治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所记载的就是三乡这个民间习俗;到了五月端午节,三乡村民除了利用本地野生的芦蔸叶包芦蔸粽之外,还利用当地一种俗称树仔头的野生植物烧成灰烬提取汁液成为碱水,包裹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兼粽子和炊蒸兼糕,取其清爽解毒之食疗作用;到了农历七月,从初一到十四,三乡就会一条村一村地村民就轮流吃濑粉;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三乡村民喜欢蒸白水饺供奉祖先和自己食用,到了年晚,就有蒸角仔压岁;年初一大清早做豆捞奉神。

      在三乡茶果中,以三乡濑粉最有特色:三乡濑粉的制作始于清代嘉庆年间。三乡白石村后山的一条绕经天后庙和观后庙旁流淌的“妈坑”溪水,因为流经三乡所处丹山的丹红色朱沙泥土过滤之后变得水质清冽甜美,是早年三乡村民的主要食用水源,用“妈坑”溪水制作出来的濑粉香滑爽口。在农历七月十一至七月十四,三乡每条村轮流吃濑粉,家家户户制作濑粉食用;后来,三乡濑粉发展成为村民天天食用的食品,并每天供应澳门的酒楼饭馆。以三乡濑粉加上用猪骨、大地鱼熬成的上汤,配以烧鹅、白切鸡、叉烧等配料,味道鲜美可口,是一道驰名于省港澳的地方食品。年卅晚制作角仔压岁,年初一大清早做豆捞奉神。

 


濑粉是三乡茶果中的主角。

 

      据三乡的郑氏村民记忆,三乡濑粉最早做出名堂是早在清代嘉庆年期。而著名的有三乡大记濑粉,应由店主郑惠媚创制的“丹山芦”濑粉算为起源。郑惠媚在“妈坑”溪水边搭起了一间竹棚濑粉档经营濑粉。后来,郑惠媚的堂兄郑惠本遗下的女儿郑罗彩与母亲一起前来濑粉档帮工谋生,从而学得制作正宗三乡濑粉的技艺,20世纪四十年代,郑罗彩嫁到平岚村的梁大记为妻,郑罗彩和母亲一起到梁家做濑粉,梁大(字世昌)和他小弟梁亚细在三乡圩仔桥头开设的“大记濑粉档”经营三乡濑粉,成为后来远记驰名的三乡大记濑粉,其四子梁少楠等将大记濑粉代代经营下来。后来,大记濑粉店发展成为大记酒家,菜式多样化,但大记濑粉仍是其主要品牌。

      同时,在20世纪六十年,当时的三乡供销社派出擅做濑粉的郑耀新,在竹溪边的建成了濑粉生产厂,利用“妈坑”溪水加工濑粉,除了供应本地村民食用外,还在每天早上用头班公共汽车将濑粉运到毗邻的澳门,供应澳门的酒楼食肆。三乡濑粉的食法有汤濑、捞濑、炒濑等多种做法,比较常见的烧鹅濑粉、叉烧濑粉、切鸡濑粉、鲜虾濑粉、牛腩濑粉等,后来,三乡的黄河生等茶果制作传承人,还用烧酒烧母鸡作为配料,制作出适合产妇食用的“月婆鸡濑粉”,深受村民欢迎。

      在八十年代后期,随着三乡旅游业的发展,回乡旅游的港澳乡亲和海外侨胞大增,尝过三乡粉果之后,港澳乡亲从三乡请去擅长制作三乡粉果的乡亲前往亲自制作,令到港澳很多酒家都有三乡茶果供应。

 


传承人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