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70年秋天,本名洪喜(约1724~1810年)的福建永春县人洪熙官从福建到广东传授武艺,创立洪家拳,十八掌是这个武学体系的代表性拳术套路。他晚年到中山小榄设馆授徒,章锃、伍萼楼、洪添、何辉南、梁纽、陈东发等人承其技艺。
十八掌的第二代传人是广东番禺人、绰号“烂头何”的何辉南。他在石岐的圆峰乡附近开设武馆,教萧保成、郑妙允、李社安等人武艺,后来应聘到前山金公济、翠微韦东暄、唐家湾唐家六家中执教。
第三代传人是前山翠微乡人、武举人、“香山八大教头”之一的韦东暄(1800~1851年),他曾任大鹏英千总,后来在家乡设馆授徒,事迹记载于《珠海市志》。
第四代传人是长洲村人香之烈。1851年前,他到韦东暄的武馆学艺,回乡后将武艺传授同乡黄建猷。
第五代传人是时人尊称“老黄师傅”的黄建猷师祖,他武功卓著,誉满香山。光绪年间,他受邀到龙头环村设馆授徒,周官添、杨北显、王容光、王慕彦等数十村中子弟从学。
第六代传人周官添、杨北显等人在周氏大宗祠门前广场开班授徒,将武艺传给本村周林赞、周林汉、刘天佐、刘福祥、周林辉、周官富、刘耀广、王信超、杨章来、刘家杞、王乃池、周日源等人。
1958年至1976年间,民间公开的武术传承活动被禁止,第七代传人刘天佐、刘福祥、周林辉、王信超等人只能在家中私下开展传承活动,将武艺传给本村的刘大庆、杨照农、刘振余、杨大九、杨兆林、杨振达、王乃湖、王乃廉、王远洪、周锦航、杨泳农、侯章保、周至譓等人。
第八代传人杨照农再传当代(第九代)杨伟正、阮旭林、王凯钦、周祖乐、周俭辉、周永洪、王建、王家华、刘灿宏、刘贯祥等人;刘大庆传周永洪等人;周至譓传李栩劲、周易商等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杨北显师祖(1891-1969)绘制的龙头环村左手棍挂图式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