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南头五人飞艇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南头五人飞艇赛 >> 基本内容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南头五人飞艇赛】- 基本内容

      由于五人飞艇赛是南头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村民都乐意捐款捐物举办赛事。曾有当地一卖布行的老板,为了能参与飞艇赛这一盛事,亲自扛布匹到组委会制作高标作为奖品奖励赛艇获奖者。
新中国成立后,南头镇也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公开五人飞艇赛,如1953年“孔明诞”恰逢国庆节,南头举行了一次盛况空前的飞艇赛;1959年举办的五人飞艇公开赛有100多只艇参加;1980、1987年的五人飞艇赛,都分别有近130只艇参赛。到了2009年9月,南头镇筹集大笔资金举办规模盛大的五人飞艇公开赛,并统一购买30多只飞艇分派到各村鼓励村民参赛,让五人飞艇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得以恢复和更好地传承。

      传统上,南头五人飞艇赛一般在农历八月廿四“孔明诞”前后举行。

      要举办五人飞艇赛。首先推举一位熟悉五人飞艇赛事的组织策划者——“龙头”,由“龙头”率领一群热心村民成立五人飞艇赛组委会,安排各项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赛艇组委会首要做的工作,就是要筹集举办赛事的经费。由于五人飞艇赛是南头当地一项深受百姓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村民都乐意捐款捐物举办赛事。

      款物筹集好之后,“龙头”就带领组委会人员到各村及邻近的小榄、东凤、顺德、南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贴红标”(相于现在的赛事公告),宣布举办五人飞艇赛的时间和赛事细则,接受各村、各地的赛艇报名参赛。而每见有举办赛艇的“红标”,南头的村民都踊跃参与。旧时,南头的村民均以社坊的名义报名参赛,新中国成立后,则大多以村为单位组织参赛。

      报名参赛后,就要开始组织训练。每只赛艇有五个参赛选手,俗称“扒仔”。“扒仔”都是男性青壮年,他们在长年劳作中得以锻炼,水性好、气力够,且经验丰富。“扒仔”按艇上座位的前后顺序分别为“头公”、“二公”、“扫肚”、“帮艄”、“艄公”。“头公”者,必须力气大,控制着船头的方向;“二公”帮助头公控制船头方向;“扫肚”只需奋力猛扒,务必使赛艇快速前进;“帮艄”,顾名思义就是协助“艄公”把握小艇的前进方向;“艄公”即掌舵的人,控制赛艇的前进方向,负责转弯、调头,技术高超的“艄公”可边扒船边上下弹跳,使飞艇在水面上下翻腾,俗称“摁龙”,以鼓舞士气和令赛艇更加快速前进。“扒仔”的组合和分工基本固定,一般在正式比赛前十多天时集中训练耐力、团队配合和转弯技巧等,以最佳状态参加比赛。

 


正式比赛前,参赛的选手在河岸边食用白粥、米饭等,以补充体力。

 
      到了艇赛当天一早,先要进行一番“祭龙”。在村中长者的主持下,村民把当天参赛的赛艇搬到庙宇或社坊土地公前,燃烧香烛冥纸,祈求神灵保佑赛艇一帆风顺、夺标夺冠。然后用黄皮树叶沾水向赛艇洒水,从船头到船尾、从船身到船桡,寓意驱走邪气。

 


参赛当日,村民先将飞艇抬到河涌边,然后点上蜡烛、燃烧纸钱,祈求飞艇一帆风顺、赛龙夺锦。

 
      紧接着就是“放头”。“扒仔”将飞艇沿村边小河涌划到大赛指定的集结点。一般南头五人飞艇赛“放头”的地点都是在鸡鸦水道与容桂水道的交汇处。这里水面宽阔,比较适合上百只赛艇集结。当所有赛艇集结报到后,就开始执筹,然后按照抽签的顺序号将赛艇一字排开。一百多只艇蓄势待发,待大会指挥的一声口令,上百只飞艇如离弦之箭地向前飞去,百舸争流,力争上游,场面蔚为壮观。

      “放头”之后,赛艇沿着鸡鸦水道朝东南方向顺流而下,水道东边一个小沙岛“清阜新沙”作为赛艇“转栋点”,赛艇绕过此调头,再朝西北方向扒上,穿过搭 “龙门”,以此为一圈。所谓 “龙门”,是水道上停靠两艘大船,竖立起两根高柱,横跨水面搭成一个牌坊,并贴上对联。对联的内容多为“龙腾虎跃”、“瑞龙夺锦”之类的吉祥语句。

      由于南头五人飞艇赛的赛道开阔,一目了然,每次大赛都能吸众多本地和外地赛艇参加。又因为鸡鸦水道的江面宽阔,飞艇竞渡的场面壮观刺激,村民都争先观看,水道沿岸聚满观众,更有热情的村民,为了争取更近距离地观赛,将自家农作用的泥艇扒到鸡鸦水道的两岸边,一艘连一艘地停靠。每有赛艇经过,两边观看的群众就会欢呼呐喊,气氛热烈。

      按照规定,飞艇从“放头”的一刻到比赛结束的三个多小时赛事里,艇上的五个“扒仔”都不能更换,如果艇上有“扒仔”中途不适离艇后,剩下的“扒仔”继续比赛。因为五人飞艇对“扒仔”的耐力、技术、合作以及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为了给参赛选手及时补充能量,每只参赛的五人飞艇都有对应的补给艇停靠在赛道边的各个位置。当他们的飞艇划过,补给艇上的后勤人员就用小木桶或水瓢装上茶水或白粥游到赛道中间递给飞艇上的“扒仔”,以帮助他们及时补充水分和体力。

      南头五人飞艇赛进行期间,组委会派出多只监督船在赛道各段维持秩序。同时,由于南头群众历来对飞艇赛十分熟悉,逐渐形成一种群众监督机制,在当地民间,就有“水上扒龙船,岸上有人见”的说法。而搭建“龙门”的两艘大船上,多人负责记录各参赛飞艇的先后顺序及其过龙门次数,以确定赛艇的次序先后。

      南头五人飞艇赛一般不设定明确的赛程和比赛时间,而是要求队伍在较长时间内(一般为3—4小时)进行角逐。参赛的飞艇在鸡鸦水道上来来回回进行多个回合竞赛,直到前几名的队伍已经明显分出胜负为止。大约到第5或6圈,各只飞艇都拉开了距离,大会指挥就宣布赛事进入最后一圈。此时龙门处拉起红绸,吊下一封利是、一个红球,等待头名飞艇“夺标”。第一只冲过龙门、摘下红球的飞艇,就是冠军了。

 


两只大船停在河面上,拉上红绸,设为“龙门”,当大会指挥宣布赛事进入最后一圈后,第一只冲过龙门的飞艇,就是赛龙夺锦。

 
      一般超过100只赛艇参加的飞艇赛,前20—30名都会得到名次奖励。奖品包括烧猪一只、罗伞一个、米酒一埕、高标一幅,以及根据各时期的经济情况发给奖牌、奖杯、奖金等。扒仔将飞艇、烧猪、罗伞、米酒等扛回村中,把飞艇、奖牌、奖杯放入庙宇或村社保存,飞艇待下次出赛前再上油翻新。而烧猪、罗伞等就放到庙宇或社坊土地公前,由村中长老拜祭一番,以示对神灵护佑的感谢。到了晚上,村中大排筵席,飞艇赛的参赛者、资助者、组织者,以及亲戚朋友等,都来吃“龙舟饭”庆功。奖品中的烧猪、米酒,都在龙舟饭上由全村人分享。而       高标实则就是一幅长长的花布,村民将其剪开,拿回家做衣服。村民认为吃过龙舟饭、穿高标缝制的衣服都能保佑平安健康。

五人飞艇:飞艇由轻质、柔韧的杉木制成,全长12.8米,艇头、尾宽0.15米,艇身宽0.54米,呈窄长橄榄形。艇上有五个座位。艇中有一木条贯穿其头、尾,起到固定艇头、艇尾翘起的作用,称为“龙根”。龙根长约12.3米,宽0.03米。

桡:轻质杉木制成,长约1米。每只飞艇有五支桡。

艇牌:一个扇形木牌,高0.2米、宽0.1米,标明该艇的社坊或村名和飞艇的名称。

烧猪:重约60公斤的肉猪,全只烧成30公斤左右。第一、二名的烧猪体型稍大,其后名次的烧猪略小。

 


南头五人飞艇的传统奖品之一——烧猪。

 
罗伞:模仿古代皇帝出巡的罗伞造型,多为红色绸布,绣满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直径约0.8米、高1.2米的圆筒形,用一根高2.5米的竹撑起。

 


南头五人飞艇的传统奖品之一——罗伞。

 
高标:一匹长长的花布,没有固定尺寸或样式。随时代变迁和经济情况的好转,高标经历了从花布,到锦缎,再到刺绣的变迁。

 


南头五人飞艇的传统奖品之一——高标。

 
米酒:20公斤的米酒,用大个黑色瓦埕装载。

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