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粤绣(小榄刺绣)-传统美术-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美术 >> 粤绣(小榄刺绣)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粤绣(小榄刺绣)】- 历史渊源

      小榄古是珠江口西岸一个小岛,属百越海屿之地,四面环海,北宋时为南海县辖,称永宁乡潮居里。南宋绍兴二十二年设香山县(今中山市)治时,从南海县划入香山,改名宁安乡,下设大榄、小榄两个村(见嘉靖《香山县志》),境内因山丘形似橄榄而得名,有榄都、榄乡、菊城等别称。

 


乾隆二十年观赏绣品

   
      小榄是粤绣发源地之一,因地盛产桑蚕丝,自古以丝绒绣为著称,至于刺绣始于何时,确实年代今已难于考究。据明嘉靖《香山县志》载,早在北宋,岛上土著住民已在大榄村“私造”了一间天妃庙叫“元丰堂”, 而民间相传,庙中的挂幡、神服绣品均出自村中妇女之手。以前乡中女子,自小就要学习剌绣,绣制嫁衣、花鞋、围裙、床帘之类,为的是出嫁需要和美好向往。宋末金元时期,因中原战乱,士夫避难南迁,一批经粤北珠玑巷等地进入岭南的北方难民来到小榄,他们不仅带来了江南治理沼泽地的经验,还带来了中原文化以及刺绣技艺。到了明代,小榄农业己实行基塘生产模式,盛产桑麻、蚕丝、塘鱼,农商与手工业十分发达。

      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强占了时属香山县的澳门,由于外国商船不断进入,澳门成了一个对外贸易的转运地。在新机遇和经济环境影响下,小榄凭藉地理位置优越,“虽蕞尔一乡,然外以存香山之门路,内以联省会之声息,所关非细”(见《榄屑》),乡中商人在慈恩大庙前(今中大街)一带设立了帮商牙行,与葡萄牙互市交易(见《小榄镇志》),商贸的日益频繁,刺激了农业商品性生产及手工业的发展,“锹田种桑满村南”,“桑叶教侬勤饲蚕”(见何大佐《榄溪竹枝词》),其中蚕丝、刺绣与麻织业尤为兴盛。明末李孙宸在《两榄风景地势》中说:小榄“三圩六市集于乡中”,他说的“三圩” 就是下基的桑圩、大榄的茧圩和东庙的丝圩,此外还有新兴的丝庄,如绿槐里何品益的“同记丝庄”,在容奇、佛山、广州等地亦设有分号,除经营蚕丝业外,还有绣花丝线与刺绣制品,直接与外商交易。据《榄屑》记载,清初小榄已“税居通县三分之一”。 

      明清时期,小榄农家女子除种桑养蚕外, 农作余暇大多晴窗埋头,拈针走线,兼以织绩刺绣之业,从绣制小孩鞋帽、花裙、花边起,进而绣制枕套、被面、裙褂、帘幛,以至祠堂庙宇神贡用品、民俗会景饰物,刺绣工艺日臻成熟。关于小榄贫家节妇以刺绣养家的,早在清乾隆《香山县志》内已多有记载,如明代“李氏年三十,奔至夫家守贞,事嫡姑与庶姑,俱尽妇道,工刺绣藉以自给”;“梁氏,┅翁姥俱年迈。家甚贫,无期功之亲,氏工刺绣,惟以女红自给,仰事俯育孝慈”等,刺绣及织布成了乡中妇女主要的手工业。即使是乡内的尼姑庵堂,如大榄村的坑田净意庵等,尼姑(包括历代住持)在修行之外也从事刺绣等劳作,靠刺绣过自食其力的简朴生活,时至今日,庵中第十二代住持、85岁的释锐基闲时也会“开架刺绣伴佛灯”。

      清中叶以后,小榄民间刺绣品与麻织品经销店铺主要集中今新市大庙前、南门直街一带,其品质在四邻八乡乃至省城声名鹊起,制品除经当地丝绸庄经销外,还有经广州“十三行”或状元坊的绣坊、绣庄销往国外。在小榄民间刺绣制品中,还有一种叫“麻布刺绣”,《香山县乡土志》卷十四载:小榄麻布“所织较细密,号小榄机,有运售南洋者,”“其布帛则攀枝吉贝,机杼精工,百卉千华。”(见乾隆《香山县志》)乡人就是以这种细密的漂白麻布,用染色蚕丝线绣上花卉、蝴蝶、喜鹊等吉祥图案,独具一格。

      数百年来,小榄不仅是蚕桑之乡,且也是诗书陶淑之乡,文化多元,科名鼎盛,诗书画繁荣。小小一乡有祠堂407座,庙宇139间及不少园馆府第,在康乾年间已有“百楼之乡”美称。明清时期,乡中先后出了文进士20名、武进士33名,文举人155名、武举人161名,涌现了一批如伍瑞隆、何吾驺、邓大林、袁杲、蒋莲、李瑶屏等书画名家。文化的繁荣,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以及如菊花会、赛龙舟、水上飘色、歌舞神诞等民俗活动,为小榄民间刺绣业带来了发展的条件,同时,刺绣业的发展也给小榄民风民俗铺承了美好的色彩。

      在明清时期的小榄民间绣品中,还有一种是“闺阁绣”,乡中富家女子以“闺房绣楼”为贞,把刺绣当作消遣时日,陶冶性情和精神创造的活动。特别那些书香世家女子,她们刺绣多不具功利目的,绣法精细,绣品多融书画神韵,“闺房功课”精品不少。这一时期既精于诗画又善于刺绣的小榄闺阁才女有刘苑华、何彝官、刘玉贞、麦英桂、麦又桂、张宝珊、张宝云等,她们“弹指红绫颁赐日”(见麦英桂《芸香阁诗草》),“绣余开卷傍花阴”,“ 暂停针线共论诗”(见张宝云《梅雪轩集》),闺绣的出现,女红之巧,十指春风,使小榄民间刺绣不再局限于日常用品的圈子,逐渐迈入了民间美术的圣地。

      从清中叶开始,因刺绣生产已实行简单的协作分工,乡中出现了不少家庭作坊及刺绣工场,如太史第绣坊、榄溪绣坊、大榄绣坊、净意庵绣坊等。当时在广州十三行经营蚕丝及刺绣的,有不少是小榄商人,他们在家乡设坊生产,绣品按市场需要或客户来样,由绣坊师傅上稿后发外加工,集中送回广州销售,时小榄民间绣品已享有盛誉。据中山市档案馆资料,1915年10月,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结婚的中式绣花裙褂,均是清代小榄民间绣品。上褂衣是孙中山的祖母从榄溪绣坊订做,送给孙中山母亲嫁入孙家拜堂时用,图案为金穗围绕的凤凰和祥云、菊花等,寓意富贵吉祥。下裙是孙中山母亲在榄溪绣坊买的,用来送给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花色图案有牡丹、菊花、喜鹊、孔雀、石榴花等,寓意幸福吉祥,多子多福。在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举行婚礼时,卢慕贞按珠三角民田区娶媳妇时通常把男方母亲或祖母结婚拜堂时穿过的上褂送后辈新娘的习俗,将这套裙褂托人带至日本转送给宋庆龄,作为孙家对宋庆龄和孙中山结婚传统仪式认可。

      晚清年间,小榄金鱼池直街关七姑及第十街麦四姑等,因丈夫或夫家都是在广州十三行从事蚕丝绸缎与刺绣生意的商人,她们先后在家设馆教授刺绣技艺并发外加工,绣品多是绒绣,主要有裙、褂、床帘、门帘等婚嫁及家居用品,交广州家族商号经销。

      为适应刺绣的发展,扶植女子在社会上自立,光绪三十三年间,乡内先后开办了“小榄女子职业学堂”和“区立乙种工艺学堂”,工艺学堂常年经费由泰宁坊、泰宁主帅庙、大榄华陀庙、沙口成美堂码头等提拨,校址设在沙口渔洲街梯云义学内。宣统元年,乡人刘铁香又在大市刘家巷创办了“撷秀女子学堂”,这些学堂均有绘画、编织、刺绣、剪纸等手工艺课程。学堂除讲授本地刺绣工艺外,亦有讲授洋人绣巾、镜屏绣画以及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十字绣等工艺知识,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旨在让小榄民间刺绣多元发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撷秀女子学校

 
      民国时期毕业于中山撷秀师范学校并曾在上海攻读美术科的女塾何宝卿,于1930年在家乡小榄第十街开班招生,设甲乙丙丁四个科目,其中甲乙班均有刺绣课程,把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于刺绣,自编教材,教绘绣稿,她当年所绘的图稿至今尚存。

 


何宝卿画稿

 


何兰华嫁衣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公社化年代),小榄民间刺绣出现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1958年1月,小榄永宁乡率先将各绣社和散落民间的绣女组织起来,开办了一间“永宁绣花社”,社址最初在东宁路今社区办事处址,后迁至永宁南村,始初绣工只有20多人,产品主要是日本背巾、和服等,亦有披巾、被面、枕套、床帘、门帘、婴儿孭带心等传统绣品,以出口为主。后来,随着不少妇女加入刺绣行列,人员不断壮大,原城区内的“榄溪绣坊”亦扩充改名为“小榄红旗绣花厂”, 不久厂址从莲塘北边巷搬至文化路,再改名为“小榄民间刺绣工艺厂”。 刺绣工艺厂有绣工130多人,产品主要是衣服襟花、披巾和戏服,亦兼有诗词、镜画等绣品,以绒绣为主,兼有线绣,图案多为牡丹、菊花、梅花、龙凤和花鸟等,因既有广绣明快豪放风格,又不失本地细腻仿真特色,深得各地客户青睐,产品经广州丝绸进出口公司和广东抽纱公司出口国外。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刺绣成了被扫的封、资、修“四旧”之列,1967年刺绣厂增办小五金车间,部分绣花工人改行。到20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电脑绣花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手工刺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从事刺绣的只剩下寥寥无几。

 


官方文件

 
      2009年,小榄镇政府为弘扬这一传统工艺,由小榄镇商会牵头,成立了“小榄镇商会菊绣中心”和“中山市菊城刺绣有限公司”,菊绣中心组织了镇内10多名老绣工师傅,开展了对小榄民间刺绣的历史挖掘和工艺的总结整理,设置展示室,大力开展绣品制作和刺绣工艺培训。菊绣中心开办以来,不断收到国内及澳洲、意大利、法国等外国商家订单信息,特别是泰国皇家更要求长期提供绣品,不乏销售,市政府和镇内一些单位部门更把小榄民间刺绣品列作地方特色高端公关礼品,赠送给国外友好单位和团体。

传承人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