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马南宝勤王故事-民间文学-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间文学 >> 马南宝勤王故事 >> 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马南宝勤王故事】- 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南区街道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部,东倚五桂山,南接板芙镇,西临岐江河,北连石岐区及东区;面积49.1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大致位于北纬22°46′,东经113°17′。地势以平原为主,西北部有狮山和马山,海拔30-77.6米。整个平原地势平坦,海拔在2米以下,大致由西北向东南轻微倾斜。
  沙涌村位于中山市南区街道的中心区,由沙涌、上塘两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2平方公里,北连竹秀园村,南邻上塘村,东接长溪村,西接恒美村。沙涌村为中山历史名村,号称“侍郎故里”,亦有宋帝遗迹。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马驿、马驳自广东新会县城金紫街(今属江门市)迁此建村。清代已发展成为人烟辐辏的大聚落。村西、村南有官道经过,直通五桂山、珠海、澳门,为马南宝勤王故事的传播提供便利。

  村东旗山,树木葱郁。因村旁小溪多沙,村民称其为沙涌,村以涌名。又因村民多姓马,曾名马家庄。2007年,沙涌村被中山市旅游局评为“旅游特色村”,2009年,村内以南宝大街为主轴,南起教忠街、应彪路,北至长兴街、横岭九街,西起仁和三巷,东至泽秀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划定为中山市历史文化街区。2017年6月,沙涌村被广东省侨联评定为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沙涌村内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有侍郎故里牌坊、宋帝遗迹牌坊、宋行宫遗迹、镇龙阁、文笔塔、南源堂、金花庙、华光庙等。沙涌村传统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花生、荔枝,有特色产品“三月红”荔枝。沙涌村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民间故事的创作提供依托及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