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东乡民歌-传统音乐-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音乐 >> 东乡民歌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东乡民歌】- 历史渊源
      东乡民歌诞生并流传于香山县城偏东北的东乡(今火炬区)一带的乡村,区内北部为平原,西南部多丘陵,山岭有大常山、烟管山、百峦障山等,同时,火炬区北临珠江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区内有濠头、陂头、陵冈、大岭村、宫花、西桠、江尾头,上庵村、白庙、新村、蓢尾山、泗门、沙边、窕窈、角头、张家边、大王头山、二洲、三洲山等自然村。历史上,村民以种植和捕鱼为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为东乡民歌的诞生和流传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东乡民歌是百姓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一种民间歌曲,是当地百姓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民间文学。一般是村民在田间劳动时唱歌娱乐,男女间倾诉感情、女子出嫁时陪嫁和村民表达生活感受时传唱的歌曲。东乡民谣蕴含丰富内容,并且具有浓厚的岭南民间文学色彩。

      东乡民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因而深得百姓的喜爱。其中以民间艺人谭申最具代表性。20世纪初出生于张家边村的谭申,在76岁时去世。谭申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张家边一带著名的东乡民歌传唱者。受到父辈的影响,谭申自小擅长唱东乡民歌,他在20世纪50年代到东乡邻近的民众镇供销社工作期间,每当下班后,群众就围在村前的大榕树下,听谭申演唱清末民初十分流行的东乡民歌。他所演唱的《傻佬叹五更》、《拆蔗寮》等,令人百听不厌。还有民间艺人黄沛成、孙间英、陈三妹等,也是东乡民歌较有代表性的传承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年60岁的东乡白庙村的高耀晃,自小对东乡民歌产生浓厚的兴趣。及至年长,他在村中田间耳濡目染东乡民歌的艺术魅力。热爱民歌的高耀晃从多年前就开始了东乡民歌的收集整理工作。工余时间,他带着录音机在东乡一带逐个村地寻找民间艺人进行歌词、乐谱记录,并将老艺人演唱的民歌进行录音,整理出较全面的东乡民歌原生态版本。目前,高耀晃已经记录整理出近十多首比较经典的东乡民歌,如《水仙花》、《啼夫歌》、《三爷尽孝》、《望夫归》、《拆蔗寮》、《傻佬叹五更》、《白庙校歌》、《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等。其中,为了收集整理《拆蔗寮》一曲,高耀晃足足花了267天时间,走访了东乡一带的西桠村、窈窕村以及南朗的翠亨村、石门村等多个村落,反复收集、记录和整理。同时,也有村民跟高耀晃学唱东乡民歌,一些居住在港澳和海外地区的东乡乡亲,近年更是经常回乡找高耀晃学唱东乡民歌,并纷纷向高耀晃索要东乡民歌的手抄本带出港澳和海外传唱给下一代。由于得到较好的收集和整理,处于濒危状态的东乡民歌得以重新流传,2007年,中山市举行首届民歌民歌大赛,由东乡民间艺人李玉燕演唱的东乡民歌《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关注。

东乡民歌手李玉燕演唱《一个花碗打开十三边》。
传承人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