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黄圃飘色-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黄圃飘色 >> 历史渊源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黄圃飘色】- 历史渊源

      黄圃飘色艺术,朔源于明末清初的木偶演变而成。

      据黄圃何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安徽人何腾伟被派调到广东驻守,后到福建沿海剿匪。于1378年举家定居广东中山黄圃三社坊、灵会坊、鼓楼坊三坊交界处的井头地方后,引进福建木偶表演作闲时玩乐,明末清初时期,黄圃兴起庙会而扛神像巡游,祈求保佑安康太平。其间,何氏后人与番禺沙湾同宗人交往,得知飘色比木偶更适合庙会巡游,遂把木偶逐步改为飘色,以细小钢塑人像遮蔽后支撑顶上一小童,由大人扛抬上街游行。后来逐渐以坊间庙社为集聚点,形成三社、灵会、古楼之“三坊飘色”。三坊飘色选在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谓北帝神掌管风水,黄圃人以飘色出巡祈求风调雨顺。

 


 黄圃飘色源于当地的三月三北帝诞。

 

      过去,在黄圃镇的三社坊、灵会坊和古楼坊,都有一批热心的民间艺人在为飘色的出巡在出力。每年的三月初三北帝诞来临前两个月,三个坊中对飘色热心之人就开始筹备飘色出巡事宜。将存放在村中祠堂的色梗、色柜等搬出来进行修补一番,然后,开始在坊中筹集经费,挑选色芯。对于扮演飘色色芯这一角色,村民都非常热烈,因为,色芯只能是在2、3岁,体重只有10公斤左右的小女孩中产生,一生人大多数只能有一次机会被选上,而且,扮演飘色“色芯”出巡,与民间祈求孩子长大有出色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坊中符合条件的女孩子都争先扮演色芯。色芯挑选好后,要经过两个月时间的训练,训练她们不畏高、不惊怕的胆量,让她们慢慢适应出色时的需求。到了出色那一天,扮演色芯的女孩和扮演色脚的男孩(8、9岁左右),集中到祠堂庙宇中进行化妆,每个坊都有专业的化妆师根据每板飘色的故事情节、为色芯进行化妆,而在色芯的旁边,还有妈妈或小姨、祖母等相陪伴,让扮演色芯的孩子放心演绎。

       黄圃飘色盛行于清光绪年间,其时,北方战乱,商家文人多移聚南方,令到黄圃商贾云集。地主豪绅各踞一方,经常以各种诞期庙社之名出钱请飘色为之助庆,促使三坊艺人各出奇招装扮故事角色进行飘色。清末民初,黄圃逐步形成了“陆上睇飘色,水上扒龙船,山边执花炮,庙前唱大戏”的民间喜庆特色。

      清末民初黄圃民间涌现了一批热衷于飘色艺术的艺人,为保护和传承飘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1962年至1994年期间,黄圃三坊飘色被视为“四旧”而中断33年,但村民将“色梗”和“色柜”收藏于生产队隐蔽处,让飘色得以保留下来。1994年,黄圃民间艺人自发组成黄圃飘色筹委会,将飘色道具重新整理、重新排练,并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300多平方米的飘色馆,使黄圃飘色得以承传。鉴于飘色的复办超出了原有的三坊范围,故把“三坊飘色”扩展命名为“黄圃飘色”。1997年,黄圃成立民间飘色艺术协会,并分为道具木工组、艺术造型组、诗画组、铁匠组、八音锣鼓组、后勤组等组别,正式会员有1000多人。

      1994年和1997年,黄圃镇举办过两次大规模的飘色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人观看。2005年,黄圃镇举行了广东省首届飘色艺术表演大赛。1998年,黄圃镇被广东省文化厅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5年,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黄圃镇为“中国(黄圃)飘色之乡”。

 

传承人
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