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龙珠的传承人雷堂是古镇古四村人,他从小跟随父亲熟悉舞六坊云龙的套路,同时,在父亲的启发下,他10岁的时候终于悟出了龙珠不会掉下来的物理原理学会做龙珠,很长一段时期,六坊村每年云龙出巡,都是请雷堂做龙珠,后来,雷堂还学会了做龙头。雷堂从十多岁开始做龙珠龙头,一直做到20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开始才停了下来。1976年之后,六坊云龙重新翻新,也是请雷堂出马修复龙珠龙头的。
与云龙结缘大半世纪,令雷堂对云龙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雷堂曾经在古镇办过一间茶坊,取名就叫“云龙茶坊”。后来,他将扎龙珠龙头的手艺传授给了儿子雷贤贵,可惜儿子雷贤贵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年轻的孙子不想学,雷堂的手艺也不能往下传了。2007年,91岁的雷堂去世,他制作龙珠、龙头的绝艺同时失传。
已经逝世的雷堂是扎作云龙龙头的老艺人
侯长毛、蔡沾权、陈长毛都是六坊云龙较有代表性的的传承人,其中,以74岁的陈长毛老人最有传承性。陈长毛的舞云龙技巧是从祖辈承传下来的。他的祖父陈社成、父亲陈华亮,都因为身材高大而被村民推举出来舞龙头。1933年,刚好是陈长毛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陈华亮去了香港为英女王银禧大典表演云龙。到了1948年,他的父亲又到了澳门为庆祝抗日胜利演出,受到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祝寿表演六坊云龙。父亲将舞龙头的技艺传授给了陈长毛,令陈长毛能够将舞龙头这一最关键技术承传下来。
73岁的侯长毛,也是一位十分热爱舞云龙的老人。他在13岁的时候就去过澳门表演六坊云龙,对六坊云龙的表演程序了如指掌。
云龙传承人侯长毛
73岁的蔡沾权,当年专门负责六坊云龙出巡的后勤工作。1948年,六坊云龙到澳门表演。1959年,为庆祝国庆10周年,蔡沾权曾随队到过中山的仁山公园作精彩表演,另外,五十年代小榄举办大型菊花会期间,蔡沾权也曾随队伍到小榄表演。从1964年开始,蔡沾权一直在六坊村做会计,兼顾六坊云龙的收藏保管工作至今。
云龙传承人蔡沾权
云龙传承人李立兆
云龙传承人李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