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谱系-港口天后诞-民俗-项目资源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民俗 >> 港口天后诞 >> 传承谱系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
【港口天后诞】- 传承谱系

代系

姓名

性别

出生年份

地区

从艺时间

传承方式

备注

第一代

刘焯庭

清末

中山港口

清光绪年间

社会传承

办设募善会

第一代

李礼门

清末

中山港口

清光绪年间

社会传承

办设募善会

第一代

刘天祥

清末

中山港口

清光绪年间

社会传承

办设募善会

第一代

刘锦辉

清末

中山港口

清光绪年间

社会传承

办设募善会

第一代

廖小鹏

清末

中山港口

清光绪年间

社会传承

办设募善会

第二代

缪善和

民国

中山港口

民国

社会传承

组织筹善社

第三代

冼荣全

1953

中山港口

2005

社会传承

第三代

吴玉明

1977

中山港口

2000年至今

师传

港口天后宫管委会成员

第四代

郭铨坤

1956

中山港口

2008年至今

家传、社会传承

港口社区老人基金协会理事

第四代

彭兴宗

1968

中山港口

2009年至今

师传

港口天后宫管委会主任

第四代

吴伟森

1960

中山港口

2010

社会传承


  港口天后诞是动员全镇居民参与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自明清时期起,延续至今已逾百年。清光绪时期有刘焯庭、李礼门、刘天祥、刘锦辉、廖小鹏等人办设募善会,维持同人善堂,筹理天后诞活动等公益事务。民国时期由缪善和组织中山县港口筹善社,积极举行天后诞。特殊历史时期,天后诞活动一度衰落。如今港口天后诞由港口天后宫、港口社区老人基金协会、港口商会及港口社区居委会、中山市港口镇宣传办(综合文化站)、港口镇宣传文体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合力举办,主要组织者有郭铨坤、彭兴宗、吴玉明等,社会各界自发筹集活动资金,项目以集体传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