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晚,由广东省公共文化促进会、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山市人民政府西区办事处联合主办,中山市文化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6年珠三角民歌(中山)邀请赛”在西区办事处北楼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珠三角九个地市的民歌高手逐一登台亮相,用他们独特的嗓音和歌声,诠释着不同风格的民歌歌曲,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献礼,让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民歌之夜。
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罗建华、西区党工委书记关瑞麟、广东省公共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集思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为了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主办方特别邀请了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省声乐协会主席、一级演员崔峥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一级作曲家金旭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艺术硕士学位导师、一级作家杨湘粤,广东省声乐协会副主席、星海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硕士生导师穆红,著名客家山歌研究专家、一级演员徐秋菊等五位对广东传统民歌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前来担任大赛评委。
节目亮点
广东传统民歌可以说是散落在民间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次大赛的参赛节目歌曲类别涵盖咸水歌、高堂歌、客家山歌、东乡民歌等在珠三角一带盛行的传统民歌。既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也有别具一格的创新型民歌。这些歌曲风格迥异,却各具特色,分别展示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堪称一场民间音乐的饕餮盛宴。
东莞市的《清溪又梦》、中山市的《放歌大沙田》《东乡恋歌》、惠州市的《明天一定到山顶》、佛山市的《啊 咸水歌》、江门市的《鸟的天堂》、深圳市的《山歌醉心怀》这几个节目,都是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改良,音乐感染力和舞台效果都非常赏心悦目。
来自肇庆市第十六小学的《祛湿茶》、中山市东凤镇小沥小学的《月下轻舟泛渔歌》、珠海市的《沙田民歌进校园》三个节目的演员全部都是小学生,平均年龄不超过10岁。另外广州市的《滨江好风光》音乐剧,也有小歌手的参与,是全剧的亮点。这些小民歌手们用稚嫩清脆的声线,演唱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为传统民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珠海市的《阿娇卖蕉》、中山市的《水乡游》两个节目都是原生态民歌,特别是中山市民歌手吴连友演唱的《水乡游》,采用无伴奏独唱的表演形式,用最最淳朴的咸水歌唱腔,原汁原味地展现一幅水乡画卷。
《清溪有梦》 表演:林晓薇(东莞市)
《阿娇卖蕉》 表演:梁六妹(珠海市)
《明天一定到山顶》 表演:隋诗遥(惠州市)
《啊,咸水歌》 表演:万欢、黄芹等(佛山市)
《祛湿茶》 表演: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市)
《水乡游》 表演:吴连友(中山市)
《滨江好风光》 表演:谢棣英等(广州市)
《鸟的天堂》 表演:尚纳、林珊等(江门市)
《东乡民歌》 表演:吴丹(中山市)
《沙田民歌进校园》 表演:卓宜(珠海市)
《月下轻舟泛渔歌》 表演:东凤镇小沥小学(中山市)
《山歌醉心怀》 表演:徐嘉遥(深圳市)
周边花絮
当晚,历时一个多月的“第六届中山西区醉龙文化节”也在歌赛现场举行闭幕仪式。在文化节期间,主办方一共举办了近20场活动和比赛,创新不断,亮点纷呈。除了有醉龙舞表演、纪录片《醉龙》首映、醉龙巡游、醉龙千人宴外,还举办了非遗特色美食嘉年华、仙艇表演、书画展、首届粤港澳南狮邀请赛等等,是西区的一大文化盛事,在给广大市民呈上精彩活动的同时,成功打造出了“西区醉龙品牌”。
西区北堡醉龙舞表演
西区长洲醉龙舞助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