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文广新局发出文件,正式宣布中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他们分别是:东区起湾金龙扎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国明、小榄传统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林瑞贤、阜沙单人农艇赛代表性传承人吴金明、黄圃赛龙舟习俗传承人杨卓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有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和保护工作,中山市在今年1月份开展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审工作,在经过传承人自愿申请、有关保护单位推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向社会公开公示、市文广新局审定批准等程序,中山市的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正式诞生。
据了解,掌握小榄刺绣传统扎作技艺的林瑞贤出生于1944年。她从6岁开始跟母亲学绒绣,18岁开始到永宁绣花社工作,拜前辈孔宝莲门下为徒,得勾稿技术真传。1962年之后,她一直在绣花企业担任技术骨干,并负责培训绣工,她的绣品颇有地方特色,针法娴熟创新,绣工精细,层次分明,逼真感强,质感鲜明,绣品在省内外获得奖项无数。
掌握起湾金龙扎作技艺的杨国明出生于1952年,他十多岁就在村中跟随父辈及村中老艺人学习扎作龙头的技艺,数十年来一直从事金龙扎作。在扎作龙头和龙身的时候,他非常讲究传统美学和乡村色彩,使起湾金龙令人瞩目。在杨国明及其家人的积极传承下,起湾金龙扎作技艺得以保持到今天,使起湾金龙能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大型节目、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彩舞南天“广东国际旅游节闭幕式”等精彩亮相。同时,杨国明还积极传承传统工艺,将扎作金龙技艺传授给儿子等年青人。
掌握阜沙单人农艇赛的吴金明出生于1955年,他从14岁开始就到赛艇上戽水并学习赛艇技巧,青壮年时经常在镇内及周边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参加农艇比赛并名列前茅,是当地有名的“龙舟头”。他除了积极组织农艇赛外,还十分热心将赛艇技巧传授给村中后辈,深受当地人们尊崇。
掌握黄圃赛龙舟习俗的杨卓流出生于1945年,他从8岁开始学会划农艇,从17岁开始参加村中的龙舟活动。从1985年至今,每年的龙舟活动都由其担任技术训练,负责教练桡手技术工作,从而使黄圃赛龙舟习俗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中山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7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名。各级政府每年都给予代表性传承人经费补贴,鼓励和支持他们开展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山市非遗保护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