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项目资源库 >> 传统舞蹈 >> 醉龙舞
项目简介 分布地域 历史渊源 基本内容 传承谱系 申报片 传承人 舞蹈动作分解图
【醉龙舞】- 历史渊源
      醉龙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又称转龙头、木龙舞、柴龙舞、舞龙船头。宋景定三年(1262年)朝廷大臣黄宪(献,号敬斋)到安南国加封陈日暄,回国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官船随波逐浪飘到长洲,黄宪辞官到长洲开村,并在村中建有一间侯王庙,庙中除供奉神像外,还供奉木雕龙头、龙身、龙尾,作龙图腾崇拜,于每年的农历四月八均在庙宇和宗祠中祭祀和转龙。据《香山县志》(乾隆志)记载:“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曰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市,曰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另据《香山县志》(道光志)记载:“四月八日,浮屠浴佛,诸神庙雕饰木龙,细民金鼓旗帜,醉舞中衢,以逐疫,曰转龙。” 2008年6月,醉龙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项目。

清代道光年间《香山县志》有关醉龙的文字记载

醉龙平时供奉在村中侯王庙


醉龙是中山的民俗文化品牌

传承人
基地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粤ICP备100002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