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2019年广东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陆河分会场飘色巡游活动在汕尾市陆河县城隆重举行,来自广州、珠海、中山、江门、湛江、茂名、云浮、汕尾的10支飘色队伍参加了巡游,现场吸引超过十万群众观看,网络收看人数更是达到百万以上。
中山崖口飘色和黄圃飘色参加了巡游活动,作为最庞大的巡游队伍,吸足镜头。
崖口飘色是流行于南朗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崖口飘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最具特色的当属崖口独有的“秋千色”,出巡时随着秋千上下飘动。与崖口飘色一起出巡的头牌、罗伞、彩旗上有精致的粤绣,也是崖口飘色的一大特色艺术。
崖口飘色
黄圃飘色始于明末清初时期,艺术风格表现为“小巧、玲珑、飘逸”,“艺术色梗”是黄圃飘色一大特点,即支撑小童的钢条,既纤巧幼细,又奇妙地以人物鸟兽造型所遮蔽,通过人物手足、鸟兽头颈尾巴等细微处“出锋”传力,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黄圃飘色出巡时,还会辅以醒狮、旗牌、高跷、秧歌、腰鼓以及八音锣鼓等队伍。
黄圃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