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动态
非遗动态
传扬中山传统中秋文化——“我们的节日• 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日”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3/9/19 9:48:25    浏览次数:1186


民歌手一边唱着中山咸水歌,一边介绍本地中秋习俗。  
   

      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即2013年9月18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翠亨村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举办了“我们的节日• 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日”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参与,现场到处洋溢着中秋节的气息,场面非常热闹。

      9月18日,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派员到中山市非遗展示馆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人员的协助下,将带来的月饼、芋头、菱角、碌柚、花生等中秋节传统食品摆开“阵势”,宣传中山人民过中秋节的习俗。他们还邀请了在咀香园工作48年的月饼师父郑术桓为游客表演制作月饼。郑师傅面前的方桌上摆放着月饼模具和各种口味的月饼馅料,他先将和好的面粉揉成小团,然后将其压扁,再将月饼馅包进去,细心合拢,搓成圆球,放进模具里压紧后轻叩出来,一个精美的月饼就这样成型了。他娴熟技艺,深深地折服了在场的游客,并赢得了游客的一片片掌声。他还手把手地教游客做月饼,好奇的游客十分踊跃参与,在郑师傅耐心的指导下,游客很快就掌握了技巧,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小月饼来,他们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月饼都十分高兴,很有成就感。郑师傅看到他的“徒弟们”做的月饼,也笑的合不拢嘴。此外,我们现场还为游客免费提供月饼试吃,品尝广式月饼的滋味。

      中山市有相当一部分是水上人家,因此,活动还请来了四位身穿渔民服装,头戴渔民帽的水上农民阿姨表演。她们给游客展示了中山人过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有寓意福到的菱角,合家团圆的沙田柚,还有吃了可以起明目作用的紫苏炒田螺,除此之外还有芋头、花生、柿子,以及一些应节水果。她们不仅热情的招呼邀请游客品尝这些节日食品,而且还一展歌喉,为现场的游客演唱了富含地方特色的坦洲咸水歌《贺中秋》,为本次活动生色不少。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一边展示中山人民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边让游客亲手制作和品尝月饼,以及品尝中山传统的中秋美食,学唱咸水歌。通过这样的展示和宣传,让游客感受中山人民过中秋节的气氛,加深对中山非遗的了解和认识,也从中宣传和展现了中山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