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成使用媒体见面会”,宣布筹建近一年的中山非遗数据库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山市从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迄今为止,共普查到300多条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项目,有6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名录,有数十个项目入选省级或市级名录,并有30名传承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或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非遗保护中心近年还收集了具有一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实物近300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立了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制定了《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纲要》(草案)等。
为了对我市近年来普查和挖掘所得的非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保存,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州文木文化遗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建立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按照建设大纲,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拥有非遗概况、项目资源库、传承人、传承基地、非遗展示馆、研究成果及多媒体出版物等多个一级栏目,每个栏目里包括了中山各个非遗项目的相关信息,同时,数据库具备了快速的检索功能,只要在“搜索”栏目输入相关的字眼,就会找到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注册域名为:www.zssfeiyi.com)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是我省首个地市级的专业数字化非遗资源库,它的投入使用,填补了我省地市级非遗资料保护和管理数字化方面的空白。对加强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研究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供稿: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